2013年6月11日

367/365 專家

2013/6/11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DC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薩勃拉曼尼亞(Arvind Subramanian),因為撰寫Eclipse》一書而在中國聲名大噪,這天他發布"中美應達成大妥協"的政策建議報告,並請來兩位前助理國務卿:現任哈佛大學教授的約瑟夫奈(Joseph Nye)和現任亞洲集團主席的坎貝爾(Kurt Campbell) 來點評。

他在Financial Times已經先發佈一篇專欄評論,訴求簡單易懂,就是美國應該讓權而非抑制,才能讓中國在全球經濟中承擔起更多責任。但還真要參加他的Briefing,聽他如何用艱澀詞彙把簡單概念複雜化,才能了解專家為何叫做專家

他先把中美現在面臨的困境命名為"Kindleberger Conundrum",我還得上網查才知道Kindleberger是一個經濟歷史學家,Conundrum"難題"的意思。他說面對中國這個崛起的Precocious(早熟的)政權,美國Why the Fuss?(為什麼要擔心呢?),兩國Secular(不朽的)的挑戰持續存在 過去的富國現在都在借錢,已經造成Tectonic(結構)改變,面對中國這個Unbenign Hegemony(不良霸權),美國不能只有Exhortation(告誡) 美國Bequeathed Multilateralism(遺留的多邊主義)仍然強勁,但能否Relinquish(讓權)而非不停聲稱Vestiges of Remaining Power(剩餘權力的遺跡)?

要不是先看了那篇專欄文章,我可能會以為這是在發布什麼哲學報告。總結:想當專家,除了要有化簡為繁的能力,GRE詞彙也必須讀得滾瓜爛熟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