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30日

355/365 Unpredictable

2013/5/28 Harris Teeter, VA

幾天前還冷颼颼,這兩天每天都飆到30度以上,不時還來場超大的雷陣雨,DC的天氣,是我待過的城市中,天氣上下起伏最大的地方。

然後生活中也會突然有些無法預料的消息。比方說還沒決定一年後要往哪兒走,卻必須搬離這個還未住滿一年的地方,比方說你以為大家都一如既往,結果在同一天知道一對前情侶,一個訂婚另一個終於決定開啟一段穩定的感情。

以為這並非預期,但原來我們已經在不知不覺中,不停改變了。

354/365 Elaine Chao

2013/5/29 The Elliott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GWU, DC

美國前勞工部長趙小蘭(Elaine Chao)是第一個進入美國內閣的華裔女性,也是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的妻子。這次是採訪為中國留美學生舉辦的美中美國外交政策學術論壇(U.S. Foreign Policy Colloquium),而有機會體驗她的風采。

她在開幕式演講中,分享了她對中西文化差異的感觸,她的想法和其他專家差別不大,主要就是覺得中美間缺乏互信,所以必須更多的溝通和了解。雖然有些內容都是過去講過的東西,但她分享了對中美文化差異的觀察,讓正在持續遭受衝擊的我,感觸還是很深。

開幕式另一個有趣的地方,則是看上百位來自美國各地的中國留學生發問。從他們的提問可以看看小朋友們都關心些什麼事,例如有小朋友問趙小蘭對Tiger MomHouse of Cards的感想,趙小蘭回答得興致盎然,也讓聽眾覺得生動不落俗套。看他們努力用英文發問和表達想法,也覺得十分勇氣可佳,儘管有小朋友講得落落長讓人捉不太到重點,但我覺得能踏出第一步勇於表達自己,就已經是很可貴的學習經驗。

印象深刻的是有個小朋友一站起來,就先把自己擔任學生會長之類的頭銜先朗誦了一遍,讓台下邊聽邊有點不以為然,覺得他好像是在吹捧自己,沒想到趙小蘭直接回他說,很好!這就是西方人的Style!繼續!”,讓我突然恍然大悟,原來中國文化已經在我心中根深蒂固,看來是很難成為西方主義的人了。

演講完學生還要參與西式的PartyMingle,看他們努力嘗試西方人的運作模式,內心真的覺得很不容易,我覺得學生時期的我,都無法表現得這麼自在。也如同趙小蘭說的,這些接觸了中美雙邊文化的學生,其實都是中國的大使,應該勇於向美國人解釋中國的思維文化和歷史經驗,回到中國,也要適時向中國人詮釋美國的想法,成為中美人民間的橋樑。

第一次接觸趙小蘭,覺得她是個非常適合也非常喜歡站在舞台上的女子,她演講完後還十分來勁兒,硬是回答了半個多小時的問題。她也非常重視形象,記者訪問前先補妝梳頭髮,回答時覺得自己講得太長,還會說我再講個短版的。還是覺得不夠好,大家都訪完了,她還再跟問問題的記者說,我可以再講一次。

台下也可以感受到,她是個長袖善舞非常活躍的女子。活動結束一堆記者小朋友衝上去自我介紹問問題和照相,她一個一個的聊,問小朋友說,你哪裡來的呀? 現在做得怎麼樣怎麼樣,非常有耐心,這種形象經營的本領,真是值得學習。

2013年5月28日

353/365 Citi Bike

2013/5/26 Soho, NYC

Citi在紐約的能見度實在太高,從Citi Pond溜冰場之後,現在曼哈頓滿街都是正式啟用的Citi Bike。

實在很難想像已經很擁擠的曼哈頓街頭,以後還會看到這些Bite在裡面穿梭的模樣,共330個點和6千台腳踏車,據說每幾個Blocks就有一站,應該可以成為遊客代步的好工具。我這個不會騎腳踏車的,就只能坐在上面擺擺樣子,等著以後有沒有人騎這腳踏車給我送外賣啦!;)

New York Times Citi Bike Q&A:
http://www.nytimes.com/2013/05/27/nyregion/questions-and-answers-on-citi-bike.html

352/365 Birthday Gift

2013/5/25 NYC

Always see things from a different angle. :)

2013年5月26日

351/365 Best Corn Ever!

2013/5/26 Café Habana, NYC

不是吃貨的我,對於食物的好壞實在欣賞不太出來,平時當然也很少與朋友分享食物照片。有些朋友很愛上傳去吃了哪些美食,但說真的透過相片,別人實在很難感受到這一道道美食到底有多美味,更不要說有些人吃什麼都會寫,"Best Steak Ever!""Best Wine Ever!""Best xx Ever!",什麼都是Best Ever,難免會讓人覺得,到底有啥是你覺得不好吃的?

想來Café Habana已經有很長時間。這家店是電影"Friends with Benefits"的場景之一,紐約朋友當時一看就說,是SOHO一家很有名賣烤玉米的店...號稱人生中最愛三樣食物是玉米巧克力和豆花的我,一聽到玉米眼睛立刻一亮! 然後就一直把這家店放在To-Do List上,直到這天終於有機會來一探究竟!

原來Café Habana賣的是古巴食物,餐廳很小,人擠人相當受歡迎,旁邊還有外帶區,專門供點了帶走或直接在店外啃玉米的饕客。這道菜叫做"Grilled Corn Mexican Style",烤玉米外灑了厚厚的起司粉,身為玉米控的我一咬下去就無法自己,好吃到我也忍不住要說出生平中的第一次:

The Best Corn Ever!

350/365 Birthday Wishes

2013/5/25 NYC

在生日過後吹了蠟燭,吃到了美味的提拉米蘇蛋糕,也終於有時間檢視這一年有什麼長進。

去年的這一天還沒決定落腳處,所以必須要自己靜下心來,堅持把每一天過到圓滿。今年的這一天花落華府,跌跌撞撞過了大風大浪的前半年,終於開始慢慢穩定下來。

儘管很多個夜晚都在做功課中度過,但對於華府的議題和新聞運作已經能有所掌握;儘管很多大事件前都會忍不住緊張,但終於學會所有未知事件都是可控的;儘管要早起的時候還是會怨嘆命很苦,但總能夠在一天過後,開心自己又過了一關挑戰;儘管每天數饅頭的日子很難熬,但總算能夠自給自足,持續在工作中成長,也完備了自己在媒體界的夢想。

如果說好不容易終於將自己穩住,那接下來要思考的就是,究竟要駛往哪個方向?知道自己還有幾個目標要完成,但是該如何將這些點連成線,延伸成對行業和職涯的長遠發展,是刻不容緩的計畫。已經邁入高齡產婦的年紀,也必須將感情、婚姻甚至家庭納入考量,知道無法盡如人意,但求在一個個的抉擇中,盡量做到圓滿。最重要的是,永遠不能違背自己的心。

想到這天看到的一句話: 如果你感覺辛苦,那表示你還在上坡的路。新的一歲,希望自己能在平穩中,繼續耐心往上坡路前進。

349/365 Identification Card!

2013/5/24 Arlington, VA

歷經一星期的等待,終於收到將近四年來,我在美國的第一張ID卡,卡片右側還有張透明相片,宣稱是具備了高科技的防偽功能! 正式宣告結束我出門喝酒必須帶護照卻永遠因為懶得帶護照而喝不到酒的生涯!

2013年5月23日

348/365 Happy Birthday!

2013/5/23 The Peninsula Chicago, IL

生日的這天剛好被派到芝加哥,參與中美交流基金會發布"US-China 2022"研討會。這個由前香港特首董建華領軍的基金會,藉由這個報告展望中美合作的巨大契機,以及對中美政府提出"啟動中美自貿協定"及"重啟雙邊投資協議"等八項實質建議,希望中美兩國能透過交流繼續建立互信,掌握中美經貿關係未來的關鍵十年。

行前只知道我們的劉長樂大老闆要來,來了才知道他是中美交流基金會的理事之一。大老遠看他進來時,在最後面媒體區的我,還想說要不要跑到最前面那桌跟他打招呼,沒想到他遠遠就認出我,筆直朝我們走來,熱情跟我握手說"辛苦了!",讓我受寵若驚了許久。以前聽他故事看他照片以為他是梟雄一枚,沒想到這天感受到的是一個超親切溫和長輩的噓寒問暖,真的讓我深刻體會到,一個大老闆若能讓員工覺得是和他們站在第一線,對員工正向鼓舞的力量,真是金錢都買不到的啊。

晚上和媽媽通電話。媽媽問我,"妳生日這天怎麼過的呀?" 我說,"喔,我是跟董建華一起過的。"我這樣開玩笑回她。"妳看妳現在多好,都是跟大人物一起耶!",我不知我媽是自我催眠,還是真的覺得這份工作不錯,常常會說我現在的視野不同了。"對呀!我就從頭到尾坐在那一直看他講話呀!" 整場活動一直被叮嚀要拍這拍那,從頭到尾猛聽猛記錄,到頭來我並不屬於那一群人,說穿了不過就是比較光鮮亮麗的傳聲筒罷啦!

不過做電視台也有好處,就是爸媽無論在多遠都可以看見妳,讓她們可以放心女兒還是有份正當職業。晚上爸爸就傳訊來說,"爸爸在福建武夷山開會,在電視上看到妳在芝加哥的報導。"我爸總是可以在大陸出差時看到我的報導,不知道是鳳凰還算普及,還是我爸在大陸時總盯著鳳凰不放啊!

生日這天,就在和同事去吃芝加哥超厚Pizza到脹死,以及深夜和一位許久不見的老友相會中度過。刻意關了Facebook,所以只有些許好友傳訊來道生日快樂,大家不免俗的會問我"生日怎麼過?",其實我的生日一直以來都是沒怎麼過的呀!

還有年紀越大越不喜歡許願。除了三個願望很難湊之外,越老越發現若不搭配詳細時程計畫,許願和願望實現根本就是兩碼事兒,所以除了不過生日,我懶到連生日願望都沒啥想。

然後我去年洋洋灑灑寫了一張生日願望卡,放在皮包裡卻不知啥時弄丟了,現在只能找出去年這天的日記,核對一下這一年來我到底長進了多少。整體評估下來,我從去年的無業遊民順利成為美國打工仔,儘管前途未明,但人生堪稱仍是朝著正向前進,幾個層面的發展也都算穩定,就算沒大鳴大放,至少已經達到自給自足自由自在的境界了吧!

我說女人過了3字頭之後,人生好像就徹底豁達無所懼了。在那之後每年都過得飛快,明年居然就要走到3/4的中間關卡了,屆時的我會如何看待這時的自己? 看來在正式成為高齡產婦的這一天,不免俗的得設下幾個關卡,讓一年後的我不會太汗顏才行。

夜深了,那就等睡醒再討論。祝妳生日快樂!

2013年5月22日

347/365 Hi! Chicago!

2013/5/22 The Millennium Park, Chicago

常常以為只是人生中拜訪過的某一站,卻總會再次不期而遇。例如芝加哥。

當年要離開美國前,芝加哥這個大豌豆一直在我的To-Do List上,卻總是找不到機會去。後來在沒有預期的情況下與它相逢,然後又沒有預期的再次回來。

飛機Delay讓我們進城時已有些晚,吃完午/晚餐後的一點空閒時間,我沿著Michigan Ave一直走到熟悉的Chicago River,然後又忍不住繼續走到The Millennium Park。路邊的景致都沒啥改變,但相較起上次Long Weekend時滿滿都是人,這天的碗豆顯得更為乾淨明亮。

這個豌豆世界裡,只有我自己。

346/365 Tim Cook

2013/5/21 Senate Dirksen Office Building, DC

蘋果公司執行長庫克(Tim Cook)首次來國會作證,已經是很有趣的新聞點,作證前夕,國會還發布調查報告,指控蘋果公司透過複雜的海外分公司網絡,逃避數十億美元的稅款,讓這場聽證更加戲劇化。

國會的主要指控是,蘋果將大筆利潤匯到愛爾蘭的三家分公司,由於愛爾蘭的規定是在當地管控的公司才要繳稅,但美國的規定是在美國註冊的公司才要繳稅,因此蘋果利用兩國的稅制漏洞,在愛爾蘭註冊擁有管理控制權的總部卻在美國,逃避稅款數十億美元。

不過由於這是合理避稅的手段,因此國會頂多只能說蘋果是道德上有瑕疵,就像參議員McCain說的,蘋果擁有” Unfair Advantage”,因為是大公司才有能力去鑽研避稅手法,其他沒錢沒閒鑽漏洞的小公司,就只能在國內乖乖繳稅。

蘋果在法律上也完全站得住腳,創造合理的稅制環境,本來也就是政府的責任,因此庫克到國會時是信心滿滿慷慨激昂,不但強力否認蘋果設立海外空殼公司來逃稅,更強調去年向美國政府繳交了60億稅款,該繳的可是一毛錢都沒有少。

近年來蘋果的海外營收大幅增加,由於將營收匯回美國要繳35%的重稅,因此庫克說,公司是基於股東最大利益,才決定將海外所得留在海外分公司,他甚至呼籲國會應該進行稅制改革,將企業稅率降到25%左右,才能鼓勵企業將海外獲利匯回美國並繳稅。

這場聽證會完全改變我對庫克的觀感。之前可能是Steve Jobs太神話了,加上庫克上台後蘋果每況愈下,因此我一直以為庫克是個不苟言笑嚴肅死板的人,沒想到他作證時台風穩健,回答一字一句精準到位,不像旁邊的稅務長,感覺得出來很緊張,被議員逼問時幾乎就快要答不出來了。

庫克對記者更是友善,記者一窩蜂衝過去拍照他都微笑以對,感覺他的國會聽證初體驗是蠻興奮的,我過去拍他時他還看特別鏡頭,非常有明星風範。

比較有趣的一幕是聽證會結束前,主席Levin還洋洋灑灑的說了快20分鐘,一直重複說蘋果有”Crown Jewels”(權杖)可以如此避稅,感覺是一個老人家在台上說教,然後台下三個小孩只能乖乖坐在那聽訓。不過蘋果的國會初體驗,感覺連參議員都還蠻興奮的,像Levin就不只一次把自己的蘋果手機拿出來說,你看我也用呀!連我的小孫女都知道怎麼用!

先前在奧巴馬發表國情咨文時,庫克就已經是第一夫人Michelle的貴賓,現在又穿上西裝來和國會議員交手,加上蘋果更在今年增加游說支出,顯示出庫克似乎真的要逐漸打破,蘋果過去不愛和華府政治打交道的低調作風。

2013年5月20日

345/365 漂泊

2011/9/4 Chicago, IL

大半夜去Walmart補給日用品,站在一堆牙膏前,卻為了買一條還是兩條牙膏猶豫不決。內心想省那幾十cent,卻陷入沉思,我究竟還會在這兒待多久? 我還用得到第二條牙膏嗎? 最後我選擇只買了一條牙膏。

那一剎那,我突然懂了人家所謂的"漂泊"。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離開,所以家具能簡單就簡單,東西能少買就少買,沒有多餘的布置擺飾,才能在離開的時候,用最迅速的方式把所有東西都處理掉。儘管前一天才看到一個女生朋友精心布置的One-Bedroom,內心還是有點小感傷,沒有打從心底落地生根的感受,走到哪兒就都只會是漂泊。

活到30歲才開始真正的漂泊之旅,輾轉住過幾個不同城市,至今也要四年了。忍不住想,別人都是20多歲體驗人生,30歲開始考慮定下來,我的人生儘管再精彩,這些體驗似乎還是來得太晚了。

但我知道我是追隨著自己的意志,往前走了就無法回頭,所以不該被世俗規則困惑。繼續勇敢挑戰不可能,沒有所謂的太晚,因為命運會不斷引領你走向,真正屬於你的方向。

2013年5月19日

344/365 Richmond

2013/5/18 Virginia Capitol Building@Richmond, VA

藉著辦ID之便,在陰晴不定的天氣下持續往南走,來了這輩子不曾想過會拜訪的Virginia首都Richmond。

辦了Virginia ID也算是半個Virginia人,對這個州卻一點都不了解,實在感到有些汗顏。周六傍晚時分,可以參觀的景點大多已經關門,除了在Virginia Capitol Building這個歷史建築周邊走走,還到了充滿殖民風情的Carytown逛逛,晚上則到彷彿置身森林中的Stella's餐廳享受希臘食物。

雖然心中仍有些一知半解,但我某種程度拋開了一定要先做功課才能旅行的執念,對於能在一個陌生城市度過一個平凡的周末午後,對於現在仍能有很多機會造訪自己不曾走過的地方,心中都感到十足感恩! <3

343/365 Virginia ID

2013/5/18 Department of Motor Vehicles@Arlington, VA

2009年來念書時就想辦State ID,主要是出去喝酒時不用再帶護照,但是平日繁忙周末消極的狀態下,讓我來美國四年期間已經住過三個不同城市,大部分時間卻都還是處於無ID狀態。

這天終於狠下心,周六一大早早起化妝,在大雨滂沱中帶著早早備妥的資料,11點多抵達Virginia的DMV,等了三個小時,終於在下午兩點申請ID完成,讓我很快就能晉身為有ID之人!;)

342/365 聽證會之作戰狀態

2013/5/17 Phoenix Office, DC

繼司法部長霍爾德到國會作證後,第一個因國稅局(IRS)刁難茶黨等保守派稅務、被奧巴馬宣布下台的國稅局代理局長米勒(Steven Miller),周五也到國會參加調查聽證會。加上班加西領館遭攻擊事件和美聯社記者遭監聽事件,目前奧巴馬政府身陷的三大醜聞中,IRS案牽涉到最敏感的政治對立立場,因此是目前美國最受矚目的政治事件。

這是IRS承認刁難保守派稅務後,第一個現身解釋的下台高階官員,因此眾家媒體是瘋狂連線報導。不過就和霍爾德欲言又止的態度一樣,米勒也不停用"不知道""不記得"的卸責態度來回應議員的猛烈砲火,儘管他們都強調整起事件和白宮無關,但看他們一副心不甘情不願不願說清楚的模樣,實在很難不讓人覺得他們是被人摸了頭,必須把事件原委吞下肚,然後用最消極的說法來應對國會。

整起事件最詭異的地方在於,根據財政部稅務管理監察長周二出爐的報告,2010年國稅局就開始在保守派申請免稅資格時,極盡刁難之能事,整整持續了18個月。由於不斷有保守團體向議員反應,因此國會去年就啟動調查,但當時的局長舒爾曼(Douglas Shulman)和副局長米勒都在聽證時,都向議員堅稱無此事。結果由於財政部的調查報告在本周出爐證實IRS有刁難之事,IRS發現紙包不住火,居然上周五在官員參與律師協會活動時,事先在觀眾席安排一個人,在Q&A時問這個問題,然後讓台上官員承認並解釋,早調查報告一步自行認罪,整起事件才越滾越大。

這樣的自導自演,讓人很難不懷疑IRS高層根本一直在包庇此事,也讓人懷疑這麼大的事,奧巴馬政府根本一直都知情,卻在去年11月總統大選前極盡隱瞞,以免影響奧巴馬選情。而米勒儘管在作證時針對IRS的"Foolish Mistakes"道歉,卻不停辯解他們不是"Target",只是一些員工為了"Efficient"而做的"Selection"。他也堅決否認白宮知情,但他一副有苦難言消極配合的衰樣,實在讓人覺得他根本沒老實說出真話。

一早就進公司錄9點的聽證會,原先擔心聽證會會沒完沒了趕不及作新聞,因此最後決定不出門,而是在辦公室啟動聽證會之作戰狀態: 左邊Mac聽聽證會右邊Laptop記重點查資料手上一疊紙不停抄下聽證會內容然後電視放CNN隨時連線聽證會重點,這樣一心多用多管齊下,才能邊聽邊想新聞架構,在聽證會講差不多的時候,就可以為這條新聞定調。

結果這場聽證會限時每個議員只有5分鐘發問時間,因此大約快5個小時就結束,比預期時間短,雖然有議員大罵狂罵,但總感覺米勒一付不太配合的模樣,的確有拖延到質詢時間,讓不少議員還沒問到痛處,就只能被迫結束換下個人問。

不過有種預感,這事兒絕對沒這麼簡單。好戲應該還在後頭呢。

2013年5月16日

341/365 新聞之三糾結

2013/5/15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DC

連續兩天去的活動都跟TPP有關,周二是日本駐美大使講TPP,周三是CSISTPP研討會,兩天下來感想頗多,剛好可以總結我在做新聞時,內心最常出現的三糾結。

糾結1: 去或不去? ->去了現場才知道重不重要!
重要事件或重要人士講話有代表性,例如日本駐美大使佐佐江賢一郎講TPP,去就一定有東西可以發。但是新聞很淡又沒有重量級人士的研討會,要不要去就十分糾結,例如周三是一些專家學者談TPP,不去怕沒東西發,去了又怕說得不精采,但砸下時間力氣去拍了就一定得發,最後都只是苦了自己。

最後的結論是,如果有時間還是不妨勤勞一點,因為都是去了現場才知道重不重要。例如周二佐佐江賢一郎講完之後,還留下來聽了三個專家評論日本加入TPP,由於這場沒有發稿壓力,所以覺得有聽就有收穫,如果不留下來聽,就永遠無法拓展自己對TPP的了解程度,當時也的確收穫了些網路上找不到的評論。

但是若真的沒有時間,沒有重要人士的研討會,就還是必須忍痛跳過。例如周三的TPP研討會,其實只是一些較不大牌的學者專家討論TPP,他們的意見可能不甚精彩或不具代表性,沒發其實也不是損失。

->去任何場合前要先思考,來這個演講和活動,你最關切的是什麼? 最想得到的是什麼?

糾結2: 用哪段? ->官員講話突顯立場,專家講話突顯觀點”!
活動那麼多人講了那麼多話,到底哪個是新聞點?新聞中又該選擇用哪一段?常常是到了現場之後的第二個糾結。

報了幾場官員講話之後,發現官員演講其實是最好做的,因為官員代表政府,他們講的話就是政府在表達立場。例如佐佐江賢一郎講TPP,就是日本政府對TPP的最新表態,因此只要將他的演講全文做成一條新聞,突顯日本政府的最新立場即可。

智庫研討會則比較千變萬化。若是很有新聞點的一場研討會,可以直接把此研討會當新聞主題。例如說,智庫在TPP最新談判開始時舉辦了一場TPP研討會,專家針對日本加入TPP的看法是什麼,就可以直接做成一條新聞。

第二種情況是,研討會本身新聞點不強,但發生的一個新聞事件,可以讓你在智庫活動中找到回應的觀點。例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加入TPP,這時就可以找新聞相關細節填入OS,然後用專家評論的觀點當Bite

最後一種情況是,研討會沒點專家也沒講精彩的而又有些時事你想找回應,例如日元大幅貶值,這時就只能用Q&A時間發問,或是活動結束後直接上前堵人,問自己想問的。

糾結3: 中國放前面還是放後面? -> 先描述主題,再著重中國相關議題!
在現場最容易出現的第三個糾結,就是事件本身的重點是區域或全球議題,但觀眾又特別關注跟中國相關的議題,那究竟是哪個議題比較重要?

例如周三IMF出了一個最新的QE政策評估報告,報告本身有其想突出的點,但我發現各國記者都是從報告中,找跟自己國家最相關的點來發。所以儘管我在內文平均呈現報告的重點,但”QE對新興市場影響+退出機制的篇幅較多,甚至在主播口播的部分,也只提新興市場。

因此有多個議題時,我偏向使用的方法是,在不偏離主題的情況下,盡量突顯中國相關議題。例如第一段還是著重區域或全球議題,第二段再帶到中國,希望不會因為中國而讓整條新聞失焦。

有時我會太過於著重全文邏輯,但後來發現,其實不需要太過於糾結於哪段放第一,哪段放第二。因為有時兩個不相干的主題,也可以放在同一條新聞,直接轉題就可以了,而畫面的鋪陳和第二段怎麼接結尾,也是影響Bite順序的重要因素。

340/365 聽證會兩三事

2013/5/15 DC

跑國會的一大苦差事就是聽證會。少則2-3小時多到7-8小時,幸運的是早早講到重點,不幸運的就慢慢聽議員和作證的不停你來我往,青春小鳥一去就不回來。

這天聽的是司法部長霍爾德(Eric Holder),因為司法部秘密取得美聯社記者通話紀錄事件到國會作證。這人去年還被眾議院通過法案說他藐視國會,看他在聽證會上一臉不削左顧右盼還不停卸責的狡猾模樣,不時還跟議員開玩笑裝熟,實在看不出他有任何一絲司法部長的正氣。

以前剛開始做聽證會新聞的時候,總會覺得不放心想把它全部聽完,然後找出最完美的一段Bite,後來發現其實沒人會注意Bite完不完美,只要這條新聞有捉到整體重點即可。所以在時間有限下,慢慢開始懂得要取捨,像這天就很幸運,霍爾德不久就講到這次聽證會大家最關心的事: 承認是副部長柯爾簽字授權的秘密傳票,聽一聽應該沒啥更爆炸性的了,再選了另一個Bite湊成一條新聞,1個半小時強迫關機開始寫稿。

霍爾德這種聽證會是比較簡單的,也就是一個重要人物來作證,只要找出他講得最勁爆的點即可,而這個點可能跟聽證會主題沒有直接關係,因為議員常常會藉由聽證會來關切時事。還有另一種是主題性的,例如參議院召開首場移民法案聽證會,這時作證者也許不是高階官員,講的話也不是最重要,但必須清楚呈現他們的觀點,並適時加上委員會立場,藉此突顯出此場聽證會的意義。

所以聽證會千變萬化,幸運的是你去一場可以做出兩條新聞,不幸的是撒下大把時間卻徒勞無功敗興而歸,只能說做聽證會新聞就是考驗耐力的體力活呀!

2013年5月14日

339/365 犧牲一個台灣漁民之後....

2013/5/14 DC

這週因為台灣漁民被菲律賓公務船掃射身亡事件,心中一直忿忿難平。上周四事發當天就想跑去國務院,大聲問美國是不是該叫他盟友控制一點,卻因為當天事情多,只讓這念頭閃過,整周卻都因為自己沒能及時做點什麼而悔恨不已。

隔天同事去國務院問了美方反應,不譴責暴力不說,美方居然還用”Welcome”(歡迎)這個字來為回應定調,說歡迎菲律賓的調查行動,讓我覺得美國保護盟友的方式真是令人傻眼至極,甚至覺得能夠由小看大,如果之後有中國人在釣魚島海域被日本人射死,美方也要這樣保護盟友嗎?

相較之下,中國的態度則是比台灣都強硬,一開始就嚴厲譴責菲律賓的暴行。這件事情牽扯到台菲漁業爭議,牽扯到兩岸和台美關係,牽扯到中國與菲律賓等國的南海主權爭議,更牽扯到美國對東南海爭端的立場,牽牽扯扯讓我有些看不清,所以這天找了兩個美國智庫的亞洲專家來分析,希望也能對此事件盡些許微薄之力。

對於美國始終不願譴責菲律賓,美國傳統基金會高級研究員成斌有很合理的解析。他說美國現在還有棘手的敘利亞、伊朗和朝鮮問題要解決,因此兩個好友間的衝突,是他們最不想處理的事情,尤其其中一個還是盟友。因此目前美國先按兵不動,傾向讓台菲自行用民主方式解決爭議,唯有情況失控,例如兵冗相見或更多人傷亡,美國才可能有更積極的表態。

他也認為美方在這件事上的反應,無法應用到釣魚島爭端。他說美國對南海的態度一直相當明確,也就是不在乎主權是誰的,只要所有爭議都能和平解決就好,因此這次只要中菲能達成協議,美方沒有太多置喙餘地。但在釣魚島爭端上,由於美方承認日本的行政管轄權,因此受限於美日安保條約,美國必須維護日本,儘管目前仍處於不介入狀態,但若中日真的爆發實質衝突,美國就會強勢介入。

至於中國在第一時間就跳出來譴責菲律賓,專家們也認為合情合理,因為中菲長期因南海爭端鬧不愉快,此舉有利於在外交上孤立菲律賓,增強中國的協商地位。但有趣的是,究竟應不應該支持台菲達成協議,對中國而言是兩難,成斌認為,台灣可能會藉此在政治和外交上得利,因此還要看台菲協議,最終會不會影響到中國的主權立場。

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高級副總裁格林則認為,台菲官方都是以理性成熟的方式處理這次爭議,因此台菲間完全不可能爆發進一步衝突。他說儘管這次事件突顯出南海爭端,可能導致炮火相向的嚴重性,但台菲官方能擱置主權議題,先著重解決實際的漁業衝突,有機會成為和平解決南海爭端的典範。

他也認為若台菲能順利達成協議,將對中國造成壓力,因為在南海主權爭議上,中國比較抗拒和他國建立溝通機制,這呼應成斌所說,南海的其他國家普遍都能透過對話解決問題,只有中國傾向於使用武力,因此台灣甚至有機會藉此突出自己,以成功建立互信和溝通管道,創造外界認為的雙贏。

聽完他們的分析,也讓我開始懂得退一步想,儘管菲律賓死不道歉讓人恨得牙癢癢,台灣政府也被狂罵太過軟弱,但畢竟局外人看的是整體情勢,箇中滋味也只能留給當事人體會。如果說台灣的理性回應獲得國際肯定,那我們究竟該恨什麼? 我想台灣人恨的是,政府忘了在一開始,就該展現誓死護衛本國人民的決心。

你批評美國不譴責菲律賓,但人家一開始定調要歡迎,打死他都要歡迎到底,你怎麼威脅恐嚇質問,他都不會改變立場。這就像公司的危機處理,第一時間的態度就已經為反應定調,你事後再後悔再想補救再想表現強硬,都無法扭轉人家的最初感受,更不要說馬政府時硬時軟,根本在整場談判中被人吃乾抹淨占盡便宜。

你說朝鮮偶而耍個流氓,人家還會敬你幾分,但是你不硬起來,人家永遠不當你是個,越是小國,就越要懂得自立自強的道理,不然你跟美國買這麼多武器,到底是要幹什麼用的,難道你還準備著打中國嗎? 別說打中國了,犧牲一個台灣漁民,就已經讓人家菲律賓把你的國格徹底打趴了。

2013年5月13日

338/365 認定

2013/1/21 The White House, DC

"一個人之所以成功,最大的動力,來自於他內心所認定的那件事。
99%的人隨波逐流,1%的人篤定內心,拒絕被潮流淹沒,成就不尋常的1%。"

337/365 Happy Mother's Day!

2013/5/11 NYC

妹妹說送花很浪費,所以她選擇送媽媽化妝品,但我是收了花之後才知道,其實送什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記得這件事。所以我選擇用花來讓媽媽知道我記得這件事。

Facetime回家的時候花剛好送到,聽見媽媽在另一頭跟樓下管理員對話,我問她,是什麼東西呀?” 她說,哎呀!不知道是誰送花來,不重要啦!” 害我忍不住直接說,怎麼不重要,是我送的啦!” 結果把媽媽嚇一跳,哎呀!我以為是什麼攀親帶故的人送來的啦!我還想說妳的電話比較重要啊!” 她回。結果是爸爸下樓拿花,然後媽媽很開心的透過網路秀給我看我請妹妹訂購的花是啥樣。

想起小時候不懂寫張卡片有啥了不起,青春時期要在卡片上寫些謝謝媽媽之類的話,心裡也覺得彆扭,長大之後才慢慢體會到,媽媽一年也就等著這麼一次,期待兒女能表示些什麼。年紀漸漸大了,看到朋友們每天在Facebook上分享當母親的酸甜苦辣,到了母親節這一天,開心得把兒女卡片禮物的照片放上網路分享,彷彿過去一年的喜怒哀樂,通通在這一天得到回報,才發現原來兒女在這一天的表達心意有多重要。

不久前看到小S寫母女間的文章,字裡行間我彷彿也回過頭,看見媽媽始終在那裡。

原來有些道理,妳始終會懂。只希望永遠不要懂得太晚。

如果上帝許我一個禮物,我希望三個女兒將來長大,都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不要為了賺錢而去勉強自己做些什麼,如果她們三個都可以這樣的話,我想,我就已經很滿足了。生完第三胎的時候,我突然有了很深的感觸:我們小時候都是被媽媽抱著、肩著,然後等我們長大有了自己的世界之後,就把媽媽永遠拋在腦後,覺得我們好像懂得很多、我們的世界變得很大,覺得媽媽跟不上我們的腳步、她的思想很落伍。然後當我們再長大,走過世界一輪、經歷很多事情之後,覺得媽媽永遠沒進步的那個心情突然之間沒有了,因為當你回頭,發現她還是那個媽媽,看見她始終在那裡時,你深深的感受到,那是一種穩定的力量。

我知道有一天,我也會被我的女兒拋棄,她們會說,媽你不懂我們,你真的很過時耶,我知道一定會有那一天的來臨,然後有一天,她們也一定會再度看見,我還是那個愛著她們的媽媽,就像,今天的我,領悟到我有多愛我媽

336/365 歲月

2013/5/10 Phoenix Office, DC

念MBA的時候開始長白頭髮。當時壓力真的很大,所以我當那冒出的幾撮白髮是必要之惡,無法控制也就當作是自己辛苦兩年的特殊紀念。

上班之後也有壓力。我以為這輩子沒什麼事比念MBA還操,結果白髮竟然越長越多,到後來連處理都懶,看他們均勻的分布,也就安慰自己假裝是挑染的一部分,看上去好像蠻有型的。

不過還是忍不住請同事幫我照了張照片,想自己觀察一下,結果晚上碰到兩個月不見的好友,她被我的頭髮嚇一大跳,說上次看還不是這樣,讓我也開始懷疑自己最近是怎麼了,白髮竟然不斷的飆出。

她忍不住幫我把最外層的白髮剪掉,但是剪完我就後悔了,因為再長長一點的時候,他們一定就會全部直立起來,成了白髮衝冠。

不過後悔也來不及啦! 只好安慰自己能暫時脫離這白髮蒼蒼的假象,幻想自己之後能找到方法,讓長出來的頭髮通通變成黑色。嗚~

335/365 Afternoon Tea Time

2013/5/8 Phoenix Office Building, DC

懶懶的一周。唯一的新鮮事是大樓開了間新的咖啡店,在這一周提供免費的咖啡和蛋糕,讓我每個下午都被Latte和Tiramisu餵得飽飽的!

午餐後來個甜點真是個幸福享受:) 不過可能也會再次養成我隨手來杯咖啡的壞習慣;(

2013年5月9日

334/365 Your Road

2013/5/8 Capitol Hill, DC

"生活有兩大誤區:
一是生活給人看,二是看別人生活。

只要自己覺得幸福就行,用不著向別人證明什麼。
千萬不要光顧著看別人,而走錯了自己腳下的路。"

2013年5月8日

333/365 朴槿惠

2013/5/8 Phoenix Office, DC

韓國總統朴槿惠受邀到美國參眾兩院的連席會議發表演說,為了中午的連線沒辦法去現場,只能一如往常的透過螢幕了解她。

一直覺得她很像是韓劇中母親的角色,打扮端莊得宜說起話來溫柔婉約,雖然很難想像她要持續和形象天差地遠的朝鮮頑童金正恩對槓,但她無論是在奧巴馬聯合記者會時展現出的堅毅溫婉,或是在演說時表現出的誠懇從容,實在不禁讓人覺得,女性發揮起軟實力,是更能說服人心。

朴槿惠是韓國首位女總統,也是韓國前總統朴正熙的長女,人稱她是"獨裁者的女兒"。感受到她的魅力,忍不住上網多了解她一點,才發現她的父母親都是被殺身亡。

朴槿惠被稱作"韓國撒切爾",60歲的她未婚無子,性格堅定冷靜,有人喊她"三無女人",因為她曾說,"我沒有父母,沒有丈夫,沒有子女,國家是我唯一希望服務的對象。"也有人說她是"冰公主",因為她不與人溝通,不熱情也不冷酷,只是一直冷冰冰的,與所有人保持距離。

她讓我想起昂山素季,都是宣告奉獻一切給國家,卻好像刻意將自己的靈魂,從此層層鎖上。

很難想像究竟要有多強的意念,才能將一生投身給政治和國家。我認為我永遠也不會懂,還是做個"三有"女人,才是最平凡實在的吧!

2013年5月7日

332/365 Dancing In The Rain

2013/5/7 Constitution Ave, DC

"人生不是等著暴風雨過去,而是學會在風雨中跳舞。"

"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
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

331/365 Bread

2013/5/5 Fay Da Bakery, NYC

澱粉太多吃了脹但很快又餓,所以以前是不喜歡吃麵包的。反而美國的麵包沒那麼好吃,卻成了每個周末得特別跑去Chinatown,才能享受到的美味。

每次必點的肉鬆麵包起司蛋糕和波羅紅豆包,再珍貴的運回DC分好幾天享用。所謂身在福中常不知福,大概就是要懲罰我這種人吧!

2013年5月5日

330/365 Staten Island 911 Memorial

2013/5/5 Staten Island, NYC

一轉眼,上次來Staten Island已經是一年前。這天陽光普照,但風大得讓人感到陣陣涼意,看來要吹著風在河邊享受周末午後,還得等一段時間。

在河的這一邊遙望曼哈頓和布魯克林,隱隱約約就像是海市蜃樓。往前多走了幾步路,這個設計別緻專屬於Staten Island的911 Memorial ,成了新發現。

這一年間,自由女神從關閉到開放又因為颶風桑迪再次關閉,但從Ferry上看,她卻始終是那樣屹立不搖,從未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