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6日

341/365 新聞之三糾結

2013/5/15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DC

連續兩天去的活動都跟TPP有關,周二是日本駐美大使講TPP,周三是CSISTPP研討會,兩天下來感想頗多,剛好可以總結我在做新聞時,內心最常出現的三糾結。

糾結1: 去或不去? ->去了現場才知道重不重要!
重要事件或重要人士講話有代表性,例如日本駐美大使佐佐江賢一郎講TPP,去就一定有東西可以發。但是新聞很淡又沒有重量級人士的研討會,要不要去就十分糾結,例如周三是一些專家學者談TPP,不去怕沒東西發,去了又怕說得不精采,但砸下時間力氣去拍了就一定得發,最後都只是苦了自己。

最後的結論是,如果有時間還是不妨勤勞一點,因為都是去了現場才知道重不重要。例如周二佐佐江賢一郎講完之後,還留下來聽了三個專家評論日本加入TPP,由於這場沒有發稿壓力,所以覺得有聽就有收穫,如果不留下來聽,就永遠無法拓展自己對TPP的了解程度,當時也的確收穫了些網路上找不到的評論。

但是若真的沒有時間,沒有重要人士的研討會,就還是必須忍痛跳過。例如周三的TPP研討會,其實只是一些較不大牌的學者專家討論TPP,他們的意見可能不甚精彩或不具代表性,沒發其實也不是損失。

->去任何場合前要先思考,來這個演講和活動,你最關切的是什麼? 最想得到的是什麼?

糾結2: 用哪段? ->官員講話突顯立場,專家講話突顯觀點”!
活動那麼多人講了那麼多話,到底哪個是新聞點?新聞中又該選擇用哪一段?常常是到了現場之後的第二個糾結。

報了幾場官員講話之後,發現官員演講其實是最好做的,因為官員代表政府,他們講的話就是政府在表達立場。例如佐佐江賢一郎講TPP,就是日本政府對TPP的最新表態,因此只要將他的演講全文做成一條新聞,突顯日本政府的最新立場即可。

智庫研討會則比較千變萬化。若是很有新聞點的一場研討會,可以直接把此研討會當新聞主題。例如說,智庫在TPP最新談判開始時舉辦了一場TPP研討會,專家針對日本加入TPP的看法是什麼,就可以直接做成一條新聞。

第二種情況是,研討會本身新聞點不強,但發生的一個新聞事件,可以讓你在智庫活動中找到回應的觀點。例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加入TPP,這時就可以找新聞相關細節填入OS,然後用專家評論的觀點當Bite

最後一種情況是,研討會沒點專家也沒講精彩的而又有些時事你想找回應,例如日元大幅貶值,這時就只能用Q&A時間發問,或是活動結束後直接上前堵人,問自己想問的。

糾結3: 中國放前面還是放後面? -> 先描述主題,再著重中國相關議題!
在現場最容易出現的第三個糾結,就是事件本身的重點是區域或全球議題,但觀眾又特別關注跟中國相關的議題,那究竟是哪個議題比較重要?

例如周三IMF出了一個最新的QE政策評估報告,報告本身有其想突出的點,但我發現各國記者都是從報告中,找跟自己國家最相關的點來發。所以儘管我在內文平均呈現報告的重點,但”QE對新興市場影響+退出機制的篇幅較多,甚至在主播口播的部分,也只提新興市場。

因此有多個議題時,我偏向使用的方法是,在不偏離主題的情況下,盡量突顯中國相關議題。例如第一段還是著重區域或全球議題,第二段再帶到中國,希望不會因為中國而讓整條新聞失焦。

有時我會太過於著重全文邏輯,但後來發現,其實不需要太過於糾結於哪段放第一,哪段放第二。因為有時兩個不相干的主題,也可以放在同一條新聞,直接轉題就可以了,而畫面的鋪陳和第二段怎麼接結尾,也是影響Bite順序的重要因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